1998年至今,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服务上海师生已有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这套教材历经引进试验、修改“试验用”,修订“试用”几个阶段,是上海市“二期课改” 的重要成果之一。随着“上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上海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教社高中英语教材编辑团队一步步成长起来。
敬业和专业是我们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团队成员均拥有硕士学位,核心成员均拥有正副高职称,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又有多年教材编制的经验,深度参与了国标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基础型和拓展型教材,以及复合型和原生型数字教材等各类教材项目。在课程研发、教材编制、教材培训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997 年底至2004 年:适当修改,“牛津”落地本土
1997年,经教育部推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简称“市课改委”)决定引进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96 年出版的Oxford English 教材系列,并由市课改委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改编,作为 “二期课改”英语学科试验本教材自1999 年秋开始在部分学校进行教学试验。编辑团队开始和国际知名大出版社深度合作,学习对方的一整套先进、专业的教材编制编辑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
2005 年至2015 年:依据课标修订,“牛津”本地化
随着《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 年版)的推出,依据此课标,市课改委启动了对英语试验本教材的修订。我社为教材编写主持单位。程林副总编受课改委聘任担任牛津上海版高中教材副主编。修订版教材编写组主要由我社英语教材编写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英语教材编写委员会两支专业的教材编辑队伍组成。这两支团队与其他编写组成员(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紧密合作,依据课标,立足本土,着眼世界,调研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重难点。从框架(VHP)
构建开始,到内容篇目替换、写作指示(writing
brief)撰写、原稿审读、反复修改、编辑出版,上教英语教材编辑团队和牛津大学出版社教材编辑团队(英国本部、中国香港和大陆三方)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编写了基础型教材系列和拓展型教材系列。此套教材也从外方主导过渡到中方主导。
2006 年秋季开始,随着“二期课改”在高中全面推开,修订版《英语(牛津上海版)(试用本)》教材开始在上海市高中陆续铺开使用,并使用至今。这套教材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英语(牛津上海版)(试用本)》教材系列
我社的教材编辑们深知“教材的编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教材的修改与完善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始终与一线教师和课堂教学保持密切联系, 积极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各区课程与教学调研,参与市区不同主题和规模的教研活动、教学观摩、教学论坛,参与高中名师基地的每一期活动,跟着何亚男导师和基地学员一起学习,编辑出版他们的科研成果。通过这些活动,教材编辑们走进课堂,熟悉教学;深度了解修订版教材的使用情况;调研和了解学校对英语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具体需求。
教材课例展评现场
可以说,自修订版教材进入课堂的那一刻起,教材编辑们就积极调研一线的使用情况,注意收集使用意见和完善性建议,以此作为自评的依据,主动思考完善的思路。
2015 年至2019 年:传承“课改”成果,蓄势待发
鉴于修订版教材的使用已逾十年,我们在此过程中也收集了大量来自一线对教材的反馈和需求,自2015 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自发地研讨修订版教材的完善方案。研讨所聚焦的重点问题是:
教材的结构体系与内容编排如何处理好学科性与教学性、普适性与分层性之间的关系?
素材的选择如何兼顾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如何体现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如何融入社会现实题材和文化传承题材? 如何适当安排文学作品的比例?
课标对比研究
研讨的同时,我们制订了“多管齐下” 的自主完善性工作方案:
1. 对比研究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国香港地区的课标,梳理收集对教材编制具有启发性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2. 通过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英语教材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 梳理教材评价的维度和标准。
课题结项报告
3. 组织实施线上师生问卷调研,以及线下师生访谈和专家座谈,获取教材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的相关信息。
调研报告
4. 邀请课标组专家为我们作专题讲座,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内涵。2017 年,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公布,我们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专门邀请了教育部高中英语课标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和课标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等来做有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新理念的专题讲座,帮助我们深入学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和新课标的关键内容。
5. 广泛地收集并对比研究国际上近年来出版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典英语教材。我们认真研究这些优秀教材先进的编写理念,整体设计,整书结构,单元编排体例,内蕴先进教学方法的活动设计,实现育人功能的方式,以及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版式设计,等等。我们在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开始遴选优秀教材素材。
国际经典英语教材
基于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以及前期的一系列自主的完善性修订准备工作,更基于“二期课改” 修订版教材系列的编制经验,我们这支敬业又专业的教材编辑团队依据新课标要求,在与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外教材编辑团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教材的整体结构框架(VHP)、单元设计结构、话题和语法等知识项目对标后的内容安排、部分需新写或者改写内容的具体修改意见,特别强调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讲好中国故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编制了样章。这些材料为2018
年上海市教委主导下启动编写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奠定了基础。
单元设计结构图
VHP 示例
需新写内容的具体意见示例
中方和外方编辑团队的审读意见示例
2019 年9 月中旬,由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领衔的编写团队编写的上教版新课标教材送教育部初审,并顺利通过审查。
教育部反馈教材初审意见(部分)
成绩是对付出最好的肯定!一路走来,我们感恩前辈悉心地传授教材研发的经验和对教材编制流程的规范指导,感谢同辈之间的协作和支持。我们这支团队在稳定中成长,并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从课程教材的研究和编制经历中积累教材研发的经验,为了“上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而不懈地努力着!
我们的目标是:全心致力于上海以及中国英语教育出版工作,依照国家课程标准或者地方课程标准(要求),编制出版高品质的英语教材。
我们还要真诚地感谢指导过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是你们的专业引领提升了我们这支团队的专业能力,感谢广大使用我们教材的一线师生,是你们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提升了我们教材的品质。
2020 年至今:依据国家课标,体现上海特色,代表国际水平
2020 年秋季学期开始,新国标教材将在上海试用,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先期熟悉这套教材,
我们将陆续介绍这套教材的“概貌”和“特色”,期望结合具体举例带领大家了解这套教材的整体结构、单元编排体例,并从德育价值、语言、思辨性、文化视角、语法和写作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等角度解读教材特色。
敬请关注下一期对新教材的整体介绍和理念解读。
整套高中《英语(上教版)》教材
(文:黄艳等)